饰说讲堂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>饰说讲堂>猗顿碧卢 精工良匠 ——春秋战国玉器赏鉴
猗顿碧卢 精工良匠 ——春秋战国玉器赏鉴
  猗顿是战国之际鲁国的商贾巨富,其不仅经营着大手工业,也经营着珍珠宝货,并且其眼光极其高明,有着厉害的“相玉”技能,他这种本领甚至与“伯乐相马”的本领相媲美。《尸子·治天下篇》:“凡治之道,莫如因智;智之道,莫如因贤。譬之犹相马而借伯乐也,相玉而借猗顿也。”《淮南子》曾记载有一种叫“碧卢”的美玉,很多治玉多年的老玉工都不能识别,只有猗顿能了解此玉的珍贵。(《淮南子·氾论训》:“玉工眩玉之似碧卢者,唯猗顿不失其情。”)其实,猗顿的这种相玉本领,除却其本身的才智以外,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其“见多识广”,上好的美玉普通人难得一见,即使是治玉多年的玉工,其见到的美玉也没有猗顿经营过的美玉多。


浮雕谷纹玉璧(战国中期)
现藏于陕西省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

  像猗顿这种商贾巨富,他们经营珍珠宝玉的对象不仅仅是普通市民,更多的是贵族士大夫,甚至是一国的国君。所以,在利益的驱使以及春秋战国之际生产力、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下,春秋战国之际玉器的雕琢达到了又一个顶峰。


蟠虺纹玉璧(春秋晚期)
现藏于陕西省宝鸡市考古队

  春秋战国时期的玉器缺少了殷商、西周时期那种“厚重”的感觉,宗教礼法的约束不再强烈,人们的个性得到了一定的解放,虽然时人仍然对殷周玉器非常喜爱,但很多具有创新形制和纹饰特点的玉器被大量的制作,这一时期玉器精美灵巧,纹样新颖,工艺精湛,琢磨细腻,反映出新时期的玉器风格已经从商周旧礼制的束缚中摆脱出来,更加清新,更加贴近生活。


包金镶玉嵌琉璃银带钩(战国)

  形制上,礼制用器减少,佩饰性玉器大量增多,像玉剑饰、玉韘、玉发饰(主要为玉簪)、玉耳饰、玉项饰、玉胸佩、玉带钩等。
  纹饰上,除了继承饕餮纹、夔纹、凤纹、谷纹、龙纹、双沟云纹等外,还创造了许多新的纹饰,例如蟠虺纹、蟠螭纹、蒲纹、长平行线纹、细扭丝纹等。
  工艺上,玉人的雕琢工艺有了进一步发展,雕琢出很多难度极大的工艺品,这一时期的雕琢工艺,由于铁制工具的普遍使用,使得治玉工艺呈现出一派辉煌的景象。无论是浅浮雕、透雕、阴刻线,还是平面雕、凹雕,均琢制得精益求精。


勾连云纹灯(战国)


绞丝纹环形佩(战国)


乳钉纹玉璧(战国)
饰说珍藏

  这一时期玉器整体来看,造型规矩整洁,器物边角犀利出锋,纹饰线条干净爽利,毫无拖泥带水之感。工艺处理上,更加成熟精细,并多以巧妙的构思、独特的造型、镂空浅浮雕技法和金属玉器浑作工艺见长,装饰多变,纹饰精美繁密。常见的镂空龙形佩、出廓玉璧和各式玉佩等细润的质地、新颖的造型设计、细致入微的雕工、巧妙灵透的镂空、充满活力的线条和通体生辉的光泽,无不让人叹为观止。


龙纹覆面(战国)


蟠螭纹璧形佩(战国)


龙形璜(战国)


螭纹合璧(战国)


谷纹管型玉饰(战国)


龙纹玉觹(战国)
饰说珍藏


勾云纹玉璧(战国)
饰说珍藏


勾云纹玉璧(战国)
饰说珍藏